车企自造电池开启“自力更生”模式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产业也保持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受原材料涨价、疫情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在价格、供应链等方面的波动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不少车企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动力电池领域,纷纷加入到自研自产电池的队伍中。

  近日,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总投资109亿元,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奇瑞汽车也斥资百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工厂。而造车新势力蔚来、小米等先后成立和投资了电池企业,开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而早在2018年,长城汽车就成立了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外,奔驰、宝马、特斯拉、现代、大众、吉利、上汽、一汽、东风、本田、福特等国内外汽车企业也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

  在整车企业加快进入电池产业的同时,电池企业也在不断扩大自身产能。其中,宁德时代今年与合作伙伴公布了多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近1600亿元。欣旺达、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也不断加大投资,加码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众多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在积极进入动力电池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超过50起,60%以上的项目与磷酸铁锂材料有关。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投资热潮更是有增无减,各路跨界者不断涌入。

  两大因素催动“自造电池”

  供应短缺和电池成本高启成为催动新能源汽车企业自造电池的两大因素。

  由于需求快速增长、疫情、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的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电难求”。出于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链的考虑,众多汽车企业开始进入动力电池生产领域。

  除了供应短缺,电池成本居高不下是另一个重要因素。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锂离子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随之暴涨。上海钢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而去年1月初该原材料的报价为6.2万至6.7万元/吨。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总成本的40%至60%,而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增加,电池成本占比也不断升高。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直接传导到了整车厂,比亚迪日前发布调价通知,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将上调2000元至6000元不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历多伦价格调整。其中,集中在2月份的涨价潮涨幅相对较小,而集中在5月份的价格调整涨幅较大且范围更广,市场终端售价提高车型超过40款。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除了少数销量较大且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之外,很多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都比较差。

  分析机构认为,车企布局动力电池领域,旨在增强产业链话语权,以期保障电池供应及降本增效,而这或将进一步加剧电池行业竞争。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vqauto.com/info/z/cy/442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邮箱:81307333@qq.com

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Hi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