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汽车市场「淘汰赛」正式开幕

1 月 6 日,特斯拉宣布下调旗下国产车型售价,最高降幅达 4.8 万元,目前,Model 3 起售价为 22.99 万元,Model Y 起售价为 25.99 万元,均创史上新低。随后,在 1 月 13 日,特斯拉也下调了欧美多个市场的售价。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戏码,挤爆的官网、加班的员工,还有维权的老车主。有消息称,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 3 天内已经获得 3 万辆汽车订单。同时,人们也在猜测,接下来谁会是下一个降价的品牌?

截止目前,特斯拉宣布降价已经接近两周,只有问界和小鹏汽车跟进。

1 月 13 日,问界品牌旗下多款车型调价,下调 2.88 万元至 3 万元不等;随后的 1 月 17 日,小鹏汽车宣布旗下全系产品降价,最大幅度达到 3.6 万元。

相比特斯拉此前降价,此次友商跟进的速度变慢,数量也有所减少。比如 2022 年 10 月 24 日,特斯拉宣布降价。在随后的一周内,华为问界 M5 和 M7、福特电马、小鹏 P7、岚图等,都跟随特斯拉宣布降价,幅度从 2 万元起跳,最高至 5.5 万元。

2023 年,汽车市场「淘汰赛」,也被特斯拉正式打响。

 

 

01

「地主家还有余粮」

 

 

特斯拉的「价格牌」一直玩得很好。据不完全统计,自 2019 年来,特斯拉 Model 3 调价 13 次,Model Y 调价 10 次。其中,在 2020 年 3 月,Model Y 就在十天内连续涨价三次。

此次是特斯拉 2023 年的第一次降价,也是半年内的第二次直接降价。

对于为什么大幅降价,特斯拉的回应跟以往类似,都是强调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近期,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 年公司供应链会恢复正常,当测算出成本发生变化,特斯拉就会第一时间涨价或者降价。」

 

图片

特斯拉 CEO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 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随着碳酸锂的价格下降,这确实让特斯拉有一定的价格空间。

从 2022 年年末开始,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表现出弱势走跌态势。据了解,碳酸锂价格已经从 2022 年最高时每吨 60 万元,下跌到如今的 50 万大关。

不过,外界更愿意相信,这可能跟跟需求侧疲软有关。

根据特斯拉生产与销售数据追踪服务商 TroyTeslike 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8 日,特斯拉全球在手订单量已经从 7 月份的 47.6 万辆下降至 16.3 万辆。中国市场在手订单量则从 7 月份的 17.6 万辆下降至 5879 辆。

这也直接反映在交付量上。数据显示,特斯拉 2022 年全年的总交付量达到 131 万,并未达到 150 万辆的目标。特别是四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为 40.53 万辆,同比仅增长 32%,远低于 2022 年初的水平。其中,特斯拉中国在 12 月交付量为 5.58 万辆,较 11 月(10.03 万辆)下降了 44%,同比下降 21%。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产能还在不断提升中。截至 2022 年底,特斯拉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约 180 万辆。这引发了人们需求情况的担忧。2022 年,特斯拉股价从高点累计下跌约 65%,市值蒸发超过 7000 亿美元。

不容忽视的是,此次降价并不仅仅是为了短期刺激,更重要的是面对预期低迷的提前准备。

近日,马斯克在参与一个讨论时表示,「我认为我们正处于经济衰退,2023 年将会是一场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我看来,严重程度将与 2009 年相当」,「为了保持需求不变,你将不得不因此降低汽车的价格,这是你想保持需求不变的情况。如果你想增加需求,你必须进一步降低汽车的价格。

当然,特斯拉在所有车企中是最高的,这给了它更多的操作空间,来降低毛利率以维持或增加需求。数据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单车毛利率虽略有下降,依然高达 27.9%,这在所有车企中最高的。

华泰汽车研究院测算认为,这次降价之后,特斯拉国产车型大约还有 10% 左右的毛利,单车仍有 3000 美元的盈利空间。

虽然降价短期内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马斯克并不担心。「即使你在销售汽车时的利润率极低,但随后将其升级为自动驾驶,会值很多钱。而这一点,是其他汽车公司无法做到的,只有特斯拉能做到这一点。」

2022 年底,特斯拉表示,在北美市场已经有超过 28.5 万人购买了全自动驾驶(FSD)套件。2015 年,特斯拉首次推出 FSD 系统,价格为 2500 美元。在随后的 7 年间,FSD 的价格上涨了 6 倍。2022 年 8 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称,将 FSDD 的价格从从 1.2 万美元上调至 1.5 万美元。

 

 

02

「跟」还是「不跟」

 

 

此次特斯拉的降价,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在新能源车「国补」取消的背景下,不少车企选择的是涨价。

从去年年底开始,已经有超过 15 个汽车品牌发布涨价公告,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埃安、长安深蓝、一汽-大众等,涨价幅度在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将压力传导给了友商,特别是跟特斯拉价格区间或定位相近的品牌。华泰证券表示,特斯拉降价以来,包括小鹏 P7、G9、蔚来 ES6、ET5、理想 L7、L8、比亚迪海豹等用户客群都有产生动摇,尤其是定位年轻化的车款。

 

图片

特斯拉充电桩 | 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特斯拉的降价,很多厂商都陷入两难境地:不跟进降价,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跟进降价,无疑会让自己的盈利结构雪上加霜。目前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公司,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面临着「越卖越亏」的情况。

这也包括此次跟进降价的问界和小鹏。

财报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问界母公司赛力斯实现营业总收入 231 亿元,同比增长 102%;归母净利润亏损 26.75 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10.83 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28.65 亿元,2021 年同期亏损 19.22 亿元。

2022 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净利润亏损额度达到 67.78 亿元,相当于每交付出一辆汽车,即亏损 6.88 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为 13.5%,同比下降 0.9 个百分点。

在中国公司以价换量,提升性价比和客户体验的背后,还有交付方面的焦虑。

2022 年 1 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 余承东给问界品牌定下了 2022 年全年销量 30 万辆的目标,但最终问界去年的累计交付量为 7.5 万辆,只有目标的 1/4;2022 年,小鹏汽车交付量为 12.07 万辆,同比去年销量上涨了 23%,不及市场平均增速(100%),也只完成全年目标(25 万辆)的 48%。

从目前来看,问界、小鹏选择了销量增长,放松了对单车毛利润的要求。赛力斯方面表示,在降价选择背后是量价平衡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占领市场之后,从量的角度考虑利润问题。至于单车毛利率方面,多少肯定有影响,但是整体能不能对冲还要看整体市场表现,单看单车毛利率情况无法看到宏观的整体市场格局。」

目前来看,问界和小鹏因为降价时间比较晚,临近春节,促销效果暂时不太明显。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vqauto.com/info/z/rd/454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邮箱:81307333@qq.com

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Hi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