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由数万个零件所组成,成本的高低就和这些零件息息相关,为保证效益,车企都要精细的控制成本,减配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从设计到生产,从用料到装配,从法规漏洞到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都给减配留有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汽车减配涵盖范围极广,有些看得见,也有些看不见。而無秘君本次的任务就是告诉你减配是如何实现的,谨以此篇内容献给那些即将买车的消费者或是敲醒迷信某些神车良心造的执迷之徒。
对于减配有很多堂而皇之的话语,例如;减配并非减配,而是为了本土化,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进行必要的改动。中国消费喜欢面子上的东西,需要标配天窗、真皮座椅以及长轴距。这些配置必须得是标配,不能是选配。同时,汽车售价又不能比国外高,甚至要更低。言下之意,减配是不得已为之,以迎合消费者需求。事实上汽车巨头大多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做改动,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一些配置的减少直接降低了汽车的安全。
图例车型:大众第6代GTI
图例车型:大众速腾
ESP、ABS、胎压监测等安全配置目前在国外部分国家对于车企已强制安装,有明文的法律约束,我国目前对此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由于成本因素,这些安全配置在中国10万元左右的车型中才开始配备,有时甚至仅高配车型才拥有,即便是合资车型原本就该存在的配置也会因“中国制式”而被可悲的取消掉,对于此,消费者实属无奈。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vqauto.com/article/13/1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