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圈最热的词当属智能汽车,但这个“看起来很美”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对此,不少人都有过质疑和猜测。面对消费者的疑惑和担忧,不少车企都提出了自己的“智能汽车战略计划”,但在战略布局这件事上长安的步子迈得并不算快。
好在,走的不快并不代表走的不稳,在8月24日举办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下文简称智博会),长安终于带来了名为”北斗天枢“的智能汽车战略规划。同时,它也首次将限定区域内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首次向公众开放体验。那么,这个中国品牌的L4级自动驾驶到底体验如何?30天后就能预定没有方向盘的智能汽车究竟是真是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安的”北斗天枢”与L4级自动驾驶。
北斗天枢战略中透露的是长安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对于未来的智能汽车,每个人、每家车企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大多数人能达成共识的一个思路就是:未来的智能汽车一定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可以是生活空间,也可以是办公场景,甚至还可以是一个智能助手。
智能汽车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具备自动驾驶的能力,此外还应当具备高度的人工智能以及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当然,这一切都应该基于对自然更加亲和的新能源车型上。所以,自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电气化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四个重要特征。
此次战略发布会上,长安首先明确了核心战略思想: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乍一听好像这句话有点奇怪,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公司希望通过“造车”来转型成为汽车制造商,为什么长安想要“倒行逆施”呢?其实,这其中包含了对未来汽车市场的深刻思考。
此前也有不少车企在出行市场方面有所动作,比如前些日子“合体”的奔驰Car2go和宝马DriveNow。而像滴滴、Uber这样的出行服务公司也在谋求与车企的合作,以图在未来“智能出行”领域继续领跑。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相信每个与汽车和出行相关的公司都很难抵挡得住诱惑,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车企或是科技公司信誓旦旦的宣布自己要在X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发布会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表示:在2020年以前,长安将实现旗下车型全面网联化,并且建成L3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而到2025年的时候,长安要建成L4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并且提供与之相匹配的“100%车载功能实现语音控制”。
遗憾的是,官方并没有针对“解放双手双脚”这一关键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如果按照上文提到的SAE自动驾驶分级来看,特定环境下解放双手双脚基本可以理解为L4级自动驾驶。这就奇怪了,刚刚才说在2025年建成L4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转过头来又说30天后即可购买,难道长安的发布会PPT出错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体验了一下在智博会的户外场地展示的自动驾驶体验车,看看能不能在它身上找到一些线索。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vqauto.com/article/11/10468.html